top of page

牙膏是用來吞服的?當然不是!刷牙後立即沖洗?更不應該。

  • Writer: seedenjoy
    seedenjoy
  • Jun 14
  • 2 min read

—— 為何刷牙後不宜立即漱口

對大多數香港市民而言,刷牙的標準程序為「刷出泡沫 → 吐出 → 漱口」。這個三部曲,從小到大便每日上演兩次,幾乎無人質疑。但你可曾想過,這個習以為常的步驟,或正正是導致牙齒受損的元兇?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(NHS)之建議,刷牙後不應立即漱口。你沒有聽錯——並非建議吞下牙膏,而是於吐出泡沫後,應暫停,不要立即以清水漱口。


為何不應漱口?

原因在於:如此做法會將牙膏中最關鍵的成分——氟化物(fluoride)一併沖走。氟化物可強化琺瑯質、預防蛀牙,其效能依賴於其在牙齒表面停留一段時間,從而慢慢滲入牙釉質,發揮保護作用。若於刷牙後即時用力漱口,即等同將這層保護膜洗去,令整個過程功虧一簣。


正確做法應為何?

刷牙後,只需吐出泡沫,無須漱口。如對殘留於口腔的感覺難以適應,可考慮於其他時間(如午膳後)使用含氟漱口水,但必須避免與刷牙時間重疊,否則仍會導致氟化物被過早沖走。


小童應如何處理?

不少家長仍習慣為年幼子女使用大量牙膏並反覆漱口,惟根據專業建議,應作以下調整:

  • 0至3歲:只需使用「米粒大小」分量的牙膏

  • 3至6歲:使用「青豆大小」分量即可

重點在於家長需全程監察,切勿讓小童吞食牙膏,亦不應視牙膏為甜品舔食。


根據NHS及美國牙醫學會建議,七歲或以下兒童均應由成人協助刷牙,以確保每顆牙齒均獲清潔,並養成正確習慣。

Floss(牙線)與漱口水的正確次序

  • 使用牙線應於刷牙之前,以便清除牙縫之食物殘渣和牙菌膜

  • 漱口水則不應緊接刷牙使用,應安排於其他時段,例如餐後,避免沖走牙膏殘留的氟化物


刷牙正確步驟檢查清單:

✔ 每日刷牙兩次,每次約兩分鐘✔ 使用含1350ppm或以上氟化物之牙膏✔ 刷牙後不應漱口,僅吐出泡沫即可✔ 每三至四個月更換牙刷✔ 使用中至軟毛牙刷,並以45度角向牙肉邊緣傾斜✔ 須清潔所有牙面,包括外側、內側、咬合面及門牙內側✔ 切勿用力橫刷,以免導致牙肉退縮


口腔護理並非一朝一夕之事,而是一種細水長流的習慣培養。即使你可能會覺得牙膏殘留於口腔內「不自然」、「不舒服」,但只要了解其背後原理,習慣的轉變絕非難事。下次刷牙後,不妨稍作忍耐,暫停漱口——你的牙齒,會感激你。

最貼地英國情報站,一起發掘、融入同享受英國生活!

Let's discover the UK together, shall we? 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2025 by SEEDENJOY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