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英國這地方,除了有熱鬧的大城市、綿延的鄉間,還有一種很微妙的「怪氣質」。這些傳統,有些聽落會忍不住笑出聲,有些則讓人覺得「咦,原來可以咁玩?」但英國人就是認真地守着它們,一年又一年,好像連空氣都記得。
白金漢郡的 High Wycombe,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六,會舉行一個叫 Mayor Making 的儀式。新任市長要穿上全套長袍,坐上大秤過磅。如果比上任時重了,群眾就會當街起哄——古代的意思是「你肥咗,即係貪過錢」。這習俗雖然有點不留情面,但也算是一種公開監察,笑笑口提醒官員要自律。
十五世紀流傳下來的英式民間舞,舞者穿着彩色飾帶、腳踏鈴鐺,手持手巾或木棒,一邊跳一邊敲擊。如今在五月節、聖喬治日等節慶,依然有舞隊穿梭在市集與街道之間,輕快的鈴聲,像是把舊時代的歡樂留在現代。
華威郡 Atherstone 每年懺悔星期二的「足球賽」,其實更像一場街頭大混戰——沒有規則,只有一個任人爭奪的大皮球。最後比賽結束時,誰抱住皮球就是贏家。據說這習俗可追溯到1199年,混亂中帶着節日的瘋狂感。
每年 11 月 5 日,從後花園到小鎮廣場,大家會圍着火堆、放煙花,焚燒 Guy Fawkes 的人像。這是紀念 1605 年「火藥陰謀」失敗——有人企圖炸毀國會、暗殺國王,結果被逮。如今,火光與煙火照亮的,是歷史故事,也是一種凝聚感。
坎布里亞郡湖區 Egremont,每年都舉辦 World Gurning Championships,比賽誰的扭臉最「醜陋」最誇張。老牌冠軍 Tommy Mattinson 已經贏過十九次。除了扭臉,還有推獨輪車賽、爬油柱等傳統遊戲,像是把中世紀的嘉年華搬進現代。
英格蘭與威爾士的刑事法庭,律師與法官依然戴着 17 世紀流行的白色馬毛假髮。那份正式感,不止在外觀,也在於象徵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」。如今還有用合成纖維製的版本,方便素食者與動物權支持者。
比現代奧運還早幾百年的 Cotswold Olimpick Games,1612 年由律師 Robert Dover 創辦,活動包括「踢脛骨」、「拔河」及火炬遊行。這裏的運動精神,更多是熱鬧與鄰里情,而不是獎牌數。
威爾斯 Llanwrtyd Wells 自 1976 年開始的 Bog Snorkelling,選手要戴上浮潛鏡,在 60 米長的泥沼水道中划行,還有「泥沼三項鐵人賽」。比賽的重點,除了速度,還有勇氣——以及忍住不吞泥。
過千年歷史的銀球賽,每年在 St Columb Major 舉行。鎮民分為「城裡派」與「鄉間派」,追逐着一個包着銀皮的木球,穿街過巷,無所不用其極送到自己陣營的邊界。小朋友版則在 St Ives 舉行。
肯特郡 Coxheath 的 World Custard Pie Championship,其實不是用吉士,而是麵粉加水調成的糊,像默片時代的喜劇場景一樣互相擲向對方。比賽氣氛,比味道重要。
格洛斯特郡 Cooper’s Hill 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一,Double Gloucester 芝士被推下山坡,參賽者奮不顧身追下去。坡度驚人,摔得滿地滾是常態,但贏家可以抱走那個芝士——有時,榮耀和芝士一樣香。
白金漢宮的 Changing of the Guard,從 1837 年至今,每日交接儀式都吸引成群遊客。士兵們身穿紅色制服、頭戴熊皮帽,一絲不苟,不被人群打擾,即使旁邊有人自拍,也不動如山。
多塞特郡 Marshwood 的 Bottle Inn,每年舉辦吃蕁麻比賽。參加者要在 30 分鐘內吃下最多的刺葉——那種又麻又痛的感覺,不是人人頂得住。有些老手說「其實唔痛」,但觀眾只會懷疑他們的味蕾。
皇家海軍船上的正式晚宴,向君主敬酒時一律坐着。傳說源於威廉四世在船上抬頭敬酒時撞到樑,自此大家就坐着舉杯,以免「敬到腦震盪」。
蘇格蘭的新年夜,不只是煙花倒數,還有踩着音樂跳舞的 ceilidh 舞會。在 Stonehaven,人們更會揮舞燃燒的火球走過街道,象徵驅邪迎新。午夜後,第一個進屋的「黑髮男」會帶來一整年的好運。
自羅馬時代起,賣酒的地方會掛上樹枝或物件作標記。到中世紀後期,因為不少人不識字,就演變成圖畫招牌。1393 年,理查二世更立法規定每間酒館都要掛牌,方便檢查啤酒質素。今日,這些酒吧名與招牌,已成英國街景的一部分。
每年七月,身穿紅衣的 Swan Uppers 會划着小船,沿泰晤士河數天鵝、檢查小天鵝的健康。這個傳統源於王室對無標記天鵝的所有權,如今多為保育與監測。
維多利亞時代興起的習俗,把一枚銀幣藏在聖誕布甸裏,誰吃到就會走運一整年。以前還會放豆子或乾豌豆,後來才演變成六便士。如今更多是象徵與趣味,但小心咬,免得「走運變走牙」。
劍橋郡 Whittlesey 每年一月,會有一位全身被稻草包裹的「草人」遊行,伴隨音樂與民間舞者。最後以焚燒另一個稻草人作結,像是在寒冬裏給大地送上一道火的祝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