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Oct 22



在異地生活,最能觸動人心的,往往是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生活氣息的小故事。英國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,除了壯麗的建築和美麗的風景,更藏著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細節。從煙火節的熱鬧歡笑,到午後一杯熱茶的溫柔慰藉,再到家庭裡司康的爭論,這些點滴都像異鄉的溫暖光芒,陪伴我們慢慢習慣、漸漸愛上這裡的生活節奏。透過這些趣味與溫度兼具的文化瞬間,希望讓大家更貼近英國人的生活哲學,也在這個異地多一份親切與共鳴。
1. 煙火節(Bonfire Night)的熱鬧氣氛
每年11月5日,英國各地的後花園與公園都會亮起熊熊篝火,燃放繽紛煙花。這不僅是慶祝失敗的「火藥陰謀」事件,更是家家戶戶聚首談天的歡樂夜。燒掉「Guy」人偶的儀式感,讓這晚有種既神秘又狂歡的英式味道。就算不懂爆炸,放煙火的孩子與大人總帶點膽戰心驚,充滿刺激。
2. 一杯茶解千愁
「來杯茶吧」是英國人的萬用解藥。從十八世紀起,茶不只是飲品,更是情緒穩定劑,無論晴天雨天、喜怒哀樂,泡壺茶總讓人安心。遇上不順心事,泡茶聊聊天,問題彷彿迎刃而解。
3. 「Oh, go on then」:英式小妥協
當朋友邀你吃點不健康的東西,英國人往往無奈地說:「好啦,就這一次吧。」這句話簡單,卻道出英國人的幽默與禮貌,帶點賴皮但不失風度。
4. Colin the Caterpillar 蛋糕的魔力
這款長條毛毛蟲朱古力蛋糕,是英國孩子生日派對的靈魂。媽媽買來後,分片給同學,小壽星專享那隻可愛的「臉」。Marks & Spencer 的明星商品,幾乎是派對成功的保證。
5. J2O果汁:小孩的大人飲料
J2O果汁瓶身和啤酒瓶差不多,橙子與百香果味最受歡迎。小朋友拿著它,瞬間有種「我也大人了」的感覺,讓成人聚會多了點童趣。另一款Schloer無酒精葡萄汽水,聖誕時節喝特別有氣氛。
6. 「pop」:英國人的神奇小詞
「pop」這字用法靈活,短暫去某處、臨時拜訪,都能說「pop over」。初來乍到的外國人常因這詞語的多變用法頭痛。
7. 輪流買酒:友情的小考驗
英國朋友聚會時,買酒是輪流的,大家會喊「Whose round is it?」催促買單。故意拖延買酒者,經常會成為大家「關注」的焦點,這是友情的小趣味。
8. 雨傘?有點多餘
英國雨天天多,但人們多數不撐傘,寧願被淋濕。這種「英式硬頸」風格,與那些一滴雨即撐傘的國家截然不同。
9. 雞蛋不進雪櫃
在英國,雞蛋通常放在室溫,這在不少國家看來十分奇怪。這習慣源自英國的農業傳統與蛋殼自然保護機制。
10. 天氣話題:永恆不敗
無論晴天陰天,英國人都愛聊天氣。天氣變化多端,提供了無盡話題,是社交的安全起點。
11. scone的爭論戰場
司康的讀音和吃法,是英國人的不解之謎:有人讀成「gone」,有人讀成「cone」。塗奶油還是果醬先?更是永恆話題,似乎永遠沒標準答案。
12. 難以收場的英式對話
英國人不擅長結束對話,常用「Right, I must get going」婉轉表達離開,卻總聊個不停,成為社交中可愛的小尷尬。
13. 「Sorry」說到過度
英國人的道歉文化誇張得連摔東西都說sorry,甚至為自己頻繁道歉道歉,這種過度禮貌反映出維多利亞時代的謙遜文化。
14. 預先包裝三文治的愛好
三文治是英國快餐飲食代表,尤其預先包裝的三文治,無論超市或火車站都隨手可得,是快節奏生活的最佳伴侶。
15. 浴室鋪地氈的懷舊風
雖然現代衛生標準提高,浴室鋪地氈曾是二十世紀中期英國住宅保暖設計。雖帶來溫暖感,卻隱藏衛生隱患,成為舊時代的象徵。
16. 打碎玻璃杯的歡呼聲
酒吧裡有人打碎杯子,旁人立刻高喊「Waaay!」像球賽得分的歡呼,輕鬆化解尷尬。這純粹是英國式的幽默善意,外國模仿恐怕場面冷清。
17. 雙水龍頭的古老設計
英國很多舊房仍保留冷熱分開的水龍頭設計,成為一種獨特的「英國洗手體驗」。
18. 道歉無所不在
英國人碰撞擦肩,必說「Sorry」。這是維持社交和諧的潤滑劑,反映出深厚禮儀根基。
19. 排隊是宗教般的信仰
排隊守秩序,是英國文化的核心。插隊被視為大罪,大家自發守規矩,排隊成為社會公平的象徵。
20. 「Cheers」的百變用法
「Cheers」不僅是敬酒,更是謝謝、不客氣、再見的代名詞。這個多義詞展現英國人輕鬆自在的社交態度。
21. 口音之花樣繁多
英國雖小,口音卻多如繁花。從倫敦東區到蘇格蘭高地,每個地方都有獨特語調,讓人聽話就能猜出家鄉。
22. 「Cheeky Nando’s」:隨性聚會代名詞
「去食個Cheeky Nando’s」是英國人輕鬆約飯的標誌。這既非正式邀請,亦不盛大,只是一種即興快樂的生活態度。
23. 自嘲是英國人的幽默基因
英國人擅長拿自己開玩笑,從文學到日常生活,自嘲展現謙遜與智慧,避免過度自誇。
24. 天氣聊不停的英國人
氣候多變讓英國人有話聊,天氣成為破冰話題,維繫社交,人人都能成為「氣象主播」。
25. 海邊冷水游泳的勇氣
即使只有十多度,沿海城鎮的人依然堅持下海,體現健康與堅毅,維多利亞時代的冷水療法精神依然流傳。
26. 花園的熱情與執着
哪怕後院再小,英國人仍細心栽培花草,園藝是紳士淑女的古老嗜好,也是現代家庭的療癒之道。
27. 寵物如家人般重要
英國人視寵物為家人,生日蛋糕和節日禮物不缺席,體現動物權益的長久傳統。
28. 夏日燒烤的堅持
稍有陽光,英國人就迫不及待燒烤,即使天氣多變,後花園的炭火總是熱鬧非凡。
29. 酒吧:社區的心臟
酒吧不只是喝酒場所,更是社區交流中心,從世代相傳的老酒吧到新潮酒館,維繫社交網絡。
30. 踢足球的全民運動
足球是英國人的信仰,從小孩到長者,街頭草地都能見到踢球身影,彷彿文化的靈魂。
31. 英國人的排隊文化
無論是超市還是餐廳,排隊是英國人的共同默契,人人守規矩,顯示社會秩序與尊重。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