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







倫敦這座城市有太多歷史,也有太多酒吧。當「傳統」遇上「啤酒」,就誕生出一系列既荒誕又迷人的飲酒儀式——有的與悲傷有關,有的只是純粹為了好玩;有的穿越百年不變,有的已成了當地人每年都期待的節慶。以下,是倫敦幾個最具代表性的「奇妙飲酒傳統」,一邊喝,一邊感受這座城市的靈魂。
🍞 寡婦的麵包儀式(Ceremony of the Widow’s Bun)|Bow
故事始於一場悲劇——傳說一名寡婦的兒子在拿破崙戰爭中失蹤,母親每年復活節仍堅持烤熱十字包等他回家。1848 年,這位母親的舊屋被拆時,人們在牆後發現堆滿了多年的麵包。新建的酒吧 The Widow’s Son 延續這段思念,每年 復活節星期五(Good Friday) 都會由一位海軍士兵掛上一個新麵包於天花板。一間酒吧,成了一場永不結束的思念。
🐷 高門區的「誓言儀式」(Swearing on the Horns)|Highgate
這是倫敦最荒唐又最可愛的傳統之一。想成為「Highgate 自由人」?得先對一對鹿角發誓。誓詞內容荒謬絕倫,例如「除非你更喜歡棕麵包,否則別吃它」——說完還能「獲得」把豬踢出水坑的象徵性權利。這場玩笑式的儀式已有數百年歷史,如今仍在 Highgate 的酒吧間流轉——The Duke’s Head、The Wrestlers、The Bull 都曾舉辦過。在倫敦,有時醉意也是一種幽默。
🌿 十二夜慶典(The Twelfth Night)|Bankside
每年一月初,莎士比亞劇院外會出現一位披滿冬青與藤蔓的「Holly Man」,象徵自然復甦的精靈。他帶領群眾唱歌、跳舞、向人群舉杯祝福(Wassail),最後由「臨時加冕」的國王與皇后領隊前往 17 世紀的 George Inn 酒吧,繼續故事、音樂與熱紅酒。這是一場融合古老農曆節氣與現代狂歡的倫敦慶典——節日氣氛裡,也藏著英國人對自然的敬意。
🎩 復活節奇帽大賽(The Pineapple’s Easter Bonnet Competition)|Kentish Town
這場自 1964 年起舉辦的比賽,讓創意與幽默登上酒吧舞台。每年復活節,Kentish Town 的 The Pineapple 酒吧會舉辦「帽子創意比拼」,從花環、玩具、塑膠蛋,到恐龍造型應有盡有。這是倫敦最親民的快樂:小孩大笑,大人舉杯,一場帽子與啤酒交織的復活節。
🏃 Soho 侍應生賽跑(The Soho Waiter’s Race)|Soho
自 1950 年代起,Soho 的侍應們每年夏天都要手持香檳托盤,在街上飛奔。規則很簡單——不能灑出一滴酒。如今香檳換成 Prosecco,燕尾服變成 T-shirt,但精神依然不變。每年 七月中旬,Soho 的街道變成笑聲與掌聲的跑道——一場為榮耀、也為娛樂的「酒之競賽」。
🎅 無人孤單的聖誕餐(The Alexandra’s Christmas Meal)|Wimbledon
聖誕節對許多人而言是孤單的,但 Wimbledon 的 The Alexandra 酒吧每年都讓這天變得溫暖。12 月 25 日,他們免費為任何獨自過節的人提供聖誕午餐,並安排共桌互聊。從錯過末班車的學生,到剛被分手的人,大家都能在這裡找到笑聲與陪伴。這,就是倫敦最動人的「飲酒傳統」。
💷 士兵的債(The Grenadier’s Banknotes)|Belgravia
在 Belgravia 的小巷裡,有一間藏著靈異故事的酒吧——The Grenadier。傳說這裡曾有名叫 Cedric 的士兵,因打牌作弊被同袍打死。人們為了「償還他的賭債」,開始把簽名的鈔票貼在天花板上,希望他的靈魂能安息。多年來,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都留下鈔票與簽名——而 Cedric 的靈魂,似乎仍在等待那筆永遠還不完的酒債。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