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足總第一場比賽:1864年倫敦公園裡的一腳開球

  • Writer: seedenjoy
    seedenjoy
  • 1 day ago
  • 3 min read
ree

足球在倫敦的歷史,比我們想像中要久遠得多。居於英國的你有否留意公園入口長期掛着「No Ball Games」的告示,彷彿提醒遊人不可隨意踢球。然而早在 1314 年,愛德華二世便以「街道上踢大球聲響擾民」為由,頒布全面禁令。儘管如此,倫敦市民仍於後巷及公園中踢球,正如不少香港人即使遷居英國,仍以足球連結社群,週末或於酒吧觀看賽事、互相分享熱情。由此可見,足球自始至終,皆為無法被束縛的集體熱情所在。


時光快轉五百多年,來到 1863 年 10 月 26 日晚上。地點是 Holborn 的 Freemasons' Tavern——幾位熱愛足球的紳士聚首一堂,正式成立 Football Association(FA)。從此,球場上的「你話得、我話唔得」終於有了規矩。短短一個多月後,他們在 12 月出版了小冊子,列明十三條新定律,售價一先令六便士。至今,仍有不少條文清晰地留在我們熟悉的比賽規則裡。


不是 1 月 9 日,而是 1 月 2 日

那麼,首場依照 FA 規則舉行的比賽,到底是哪一天?

一直以來,Battersea Park 的紀念牌寫明是 1864 年 1 月 9 日。然而,翻查當年的《The Boys’ Journal》與多份報章,證據卻指出,首場正式比賽實際在 1 月 2 日舉行。兩支臨時組成的隊伍,由 FA 首任秘書 Ebenezer Morley(Barnes FC)及首任會長 Arthur Pember(No Names FC)分頭帶領,踢出一場歷史性對決。

為何會有誤差?原來當年的《Bell’s Life》連續兩星期刊登賽事報告,混淆了日期。幸好還有 John D. Cartright 在《The Queen》上留下的精彩記述——他偶然走進 Battersea Park,看見二十八名「胸膛闊大、滿臉鬍鬚」的男子穿上 jersey 與燈籠褲,揮汗如雨地追逐着一個皮球。


嚴寒的午後,滾動的歷史

那天倫敦嚴寒,地面結了三分四吋的冰。行人緊裹大衣,卻仍忍不住停下來觀戰。比賽兩點半開波,Cartright 描述:「球一放在地上,三十位紳士齊齊衝前,好像雕像突然活過來。」

球被連番猛踢,發出「如同小炮聲」的轟鳴。當皮球第一次被送入球門之間,旁觀者興奮大叫:「踢得好!」、「好嘢 Green!」這一刻,歷史上第一個 FA 入球正式誕生。最終,會長隊以 2 比 0 取勝。

九十分鐘過後,雙方球員回到帳篷,換上禮帽與外套,瞬間又變回「體面英國紳士」。Cartright 好奇上前搭話,對方笑着回答:「我們是協會,這是依新規則踢的第一場比賽。」然後更邀請他一同赴 Grosvenor 晚宴,舉杯只敬一詞:「Football」。


從 Battersea 到世界,也到香港

這場在 Battersea Park 上演的比賽,開啟了現代足球的篇章。八年後,首屆足總盃決賽於 Oval 舉行,已有兩千名觀眾捧場。同年,第一場國際賽——蘇格蘭對英格蘭——亦正式開波。1895 年,倫敦更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足球會 British Ladies' Football Club。

一百多年過去,足球早已不單是倫敦的事。對香港人來說,「踢波」是成長的共同記憶:無論係學校操場、屋邨籃球場,還是夜晚聚在茶餐廳、酒吧追英超,足球總是牽連着社區的熱血與歸屬。許多來英港人今日走進 Battersea Park 的草地,或在酒吧大螢幕看住 Arsenal、Chelsea 開波,心裡或許也會想:原來這場風靡全球的遊戲,就是由這片倫敦公園開展。


下次冬日經過 Battersea Park,不妨駐足想像:一百六十多年前,在冰天雪地之下,三十位滿臉鬍鬚的紳士,把一個皮球送進兩支木柱之間,從而改變了世界的體育史——亦為後世無數港人帶來熬夜追波的熱血與快樂。


最貼地英國情報站,一起發掘、融入同享受英國生活!

Let's discover the UK together, shall we? 

  • Instagram
  • Facebook

©2025 by SEEDENJOY

bottom of page